採訪總是被居民的來電打斷。
  醒來看手機,睡前翻手機。這不僅是年輕白領們的生活習慣,更是社區書記李慶芳的工作需要。她這部老式手機,每天打進打出七八十個工作電話。只要居民反映問題,她就立即前往,或安排人手解決。埋頭通話的樣子,就成了居民心中李慶芳的形象。
  一個電話,深夜起床去勸架
  李慶芳哪來這麼多事要忙?其一,長營社區是邁皋橋街道最大的社區,有6000餘戶,17000餘居民,如此規模在全區也是排得上號。其二,李慶芳在社區工作十多年了,稍稍在此常住的居民都有李慶芳的電話。居民反映的問題,她不拖延,不“踢皮球”。正是如此,居民們已經完全習慣了“有事找書記”。
  採訪李慶芳,幾次被她的電話打斷。來電的都是居民,她也不顧記者,直接先和居民談起來。當察覺到有鏡頭對準她,李慶芳有些不好意思地把頭轉過去,繼續通話。不過李慶芳面對居民,要比面對記者更“放得開”。一次晚上10點多了,李慶芳已經準備休息了,沒想電話響了:一個不交停車費的居民,占了另一個居民購買的車位,後者沒法停車了。兩人吵得不可開交。李慶芳趕到現場,勸說那個“鳩占鵲巢”的居民,沒想到被指著鼻子罵。李慶芳沒讓步,僵持了半個多小時。對方自知理虧,先“打了退堂鼓”,李慶芳這才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。
  老小區里“摳出”一塊停車位
  一方面處理瑣碎事,一方面也要追求點長遠效果。老小區停車難的問題向來棘手。最近,李慶芳在一個老校區發現,一塊綠地可加以利用,如果鋪上綠地磚,青草可以從縫隙中鑽出來,如此可以停車,對景觀影響也不大。開工前,李慶芳安排同事一家家征求意見,在得到80%以上的居民認可後,才開始組織動工。就這樣李慶芳精打細算,從一個空間逼仄的老小區,硬生生“摳出”可以停放10輛車的停車位。
  通訊員 陳薈芸 陳寧
  揚子晚報記者 張可 文/攝  (原標題:一天接打七八十個電話 長營社區居民“有事找書記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j43ljihx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